NEWS Information
新華社客戶端重慶3月30日電(吳燕霞、姜春)有城市地下“大動脈”之稱的地下管廊,正變得越來越智慧。29日下午,記者實地探訪了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的一條城市干線綜合管廊。
項目主要設計負責人林同棪國際(中國)融基建產品中心主任龔霞介紹,修建集電力、通信、供水等各種市政管線于一體的城市綜合管廊,有利于集約利用地下空間,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提高城市韌性,并在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等多個方面產生積極作用。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大道。(重慶高新區供圖)
據悉,科學城通過與重慶中心城區西部片區綜合管廊詳規的銜接及優化后,確定科學大道上干線綜合管廊的布設段落為龍鳳大道至牟家灣立交段,總長約59.9km。其中,科學城核心段整段均敷設有干線綜合管廊,長度約28.6km。
在尚未完成全部施工的綜合管廊內,入廊管線包含水、電、訊三大類。綜合管廊的凈高為3.3米,整體斷面寬度為8.1米。綜合倉兩側墻壁上是整齊的支架,預留了弱電、三大運營商通信線路,在綜合倉一側的地上是內徑1.2米的給水管道。同時,管廊內還設計了通風系統、防火系統、消防系統等8大安全生產體系。
科學大道雙倉綜合管廊效果圖。(受訪單位供圖)
“一期一標段全長10.5公里,現在已完成9公里,剩下的工程將在今年12月完工?!表椖渴┕し街需F四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生產經理趙君賢表示,“綜合管廊內的所有管線,在以后維護時會很方便,也會更高效。”在項目一期施工的同時,項目二期的一標段、二標段也同步開始了建設。
利用大數據智能化賦能城市綜合管廊建設,也是科學大道綜合管廊在布設施工中的一大亮點。龔霞介紹,由林同棪國際公司搭建的智慧系統平臺,依托綜合管廊項目,結合BIM、GIS、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化技術,以三維數字化模型為基礎,以工程數據中心為核心,構建起綜合管廊智慧運維管理系統。
據了解,科學大道城市綜合管廊不僅是目前重慶規模最大、體量最大的城市綜合管廊,還在西部地區首次應用了GIL倉的三倉模式,在傳統一個負責供電、一個負責供水、通信等的雙倉模式基礎上,還可實現特高壓配送電,讓未來城市地下“大動脈”的功能更為完善。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