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廣州地下藏著十條“廣州大道”
近日,廣州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四個市屬綜合管廊廊體于去年全面貫通。綜合管廊是埋在地下的超級“收納艙”,收納著水管、電線、電纜等,守護著城市“生命線”。它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但又因深藏地下而顯得神秘“高冷”。
管廊知多少
地下管廊是什么?
地下管廊建在城市的隧道空間,就好像一條不跑列車的地鐵隧道,是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等各類市政管線的“集體宿舍”,沿途的城市“生命線”將陸續入廊“居住”。
有何用?
對于管線來說,從“埋在土里”到“住進廊里”,就好比穿上了“金鐘罩”,可以避免因外部施工“受傷”——比如廣州環城綜合管廊的管廊壁就有足足30厘米厚。此外,還可以實現信息化、可視化、智慧化管理,有效延長使用壽命。
對于城市來說,管線“收納”入廊之后,因為不會受到外界的破壞,安全距離可以大大縮小,從而能釋放地下空間,留給日后開發利用。此外,也能讓空中的高壓線下地,有效改善城市景觀。
長啥樣?
這取決于施工方式和實際使用需求。比如明挖法、頂管法施工的管廊通常是矩形,而盾構法則是圓形。根據規模和需要,管廊可以是“單艙”,也可以是“兩艙”“三艙”“四艙”等不同的格局。
怎么建?
和地鐵隧道類似,有盾構法、明挖法、頂管法等。
盾構法就是用盾構機在地下掘進,能有效減少占道圍蔽開挖,比如環城管廊的全線隧道都是用盾構法施工。
明挖法則需要圍蔽開挖施工,好處是快捷、經濟、主體結構受力條件較好。
頂管法采用頂管機在地下掘進,適用于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線遷改難度大、遷改成本高等情況。
難在哪?
廣州被稱為“地質博物館”,建設地下管廊要克服各種復雜的地質,還要保證地面建構筑物的安全,減少對市民日常生活出行的影響。如環城管廊3次穿越珠江,多次穿越運營地鐵和建筑物。又如廣花管廊沿線溶洞普遍發育,還存在煤礦采空區。
如何修?
地下管廊設置了消防系統、通風系統、排水系統和標識系統,安裝了網絡監控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火災報警系統和IP電話系統等,是技術創新、功能齊全的“智慧管廊”。以全長近45.7公里的環城管廊為例,全線有2000多個攝像頭監控,發現異常情況,維護巡查人員即可入廊檢修處置。
與軌道交通等工程實現同步建設
管廊工程與其他工程高效結合,是廣州管廊建設的亮點之一。
例如,環城管廊全長近45.7公里,與地鐵十一號線同步建設,可減少同區域因施工建設反復圍蔽占用城市資源。
廣花管廊與廣花公路快捷化改造項目打包建設,在廣花公路快捷化升級改造的同時,沿路在地下建設3-4倉綜合管廊。
此外,廣州在中小型管廊建設方面也充分考慮了與其他工程建設同步進行、有效結合,如萬博城管廊與大型城市綜合體群同步建設,南沙明珠灣和智慧城管廊與新區道路同步建設等。這些項目實現了管廊與軌道交通、道路、商業綜合體、變電站、自來水廠等項目的同步建設和一體化管理,有利于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控制工程建設成本。
“迷你管廊”性價比更高
除了四個大型綜合管廊,廣州還大力推進纜線管廊,這是僅有電力、通信兩種管線的小型管廊,稱為“迷你管廊”。
與干線、支線綜合管廊相比,纜線管廊是投資最小、實用性強的綜合管廊,在老城區和新區道路建設、軌道交通建設、管線改造、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中均可使用。如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安置區項目配套建設的市政道路因地制宜建設纜線管廊,其較短的建設周期為安置區的建設進度提供了堅實保障。
此外,廣州市還印發《纜線管廊工程技術指引》,為纜線管廊立項、規劃、設計、審批、施工及驗收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引。番禺區南大干線28.59公里纜線管廊已建成。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安置區纜線管廊規劃建設34.9公里,已順利完成12.36公里的土建施工建設。
環城管廊
沿廣州地鐵十一號線建設,呈環線狀穿越海珠、天河、白云、越秀、荔灣等五個主城區,串聯中心城區變電站及多個自來水廠、通信樞紐,包括18座規劃變電站、11座現狀變電站、12座自來水廠及加壓泵站,其建成投運將大幅提升老城區供電、供水、通信的保障和應急能力,實現全市供電、供水、通信的綜合平衡和遠程調度。
天河智慧城管廊
沿現狀道路布置。項目建設總里程約19.4公里,其中暗挖段約8.6公里,明挖段約10.8公里。設控制中心1座、9處分控室。
廣花一級公路地下綜合管廊
廣花一級公路地下綜合管廊隧道段橫切面
敷設在道路東側,南起白云區夏花一路,北至花都區雅瑤中路。綜合管廊長度約15.79公里,配套建設1座控制中心。入廊管線包括給水、天然氣、電力(220kv、110kv)、通信(包括數碼電視)、污水(局部段)5類管線。
琶洲西區管廊
工程地點位于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核心區內,建設綜合管廊設計總長約6.92公里。項目建成后將響應琶洲試驗區高端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并實現與琶洲核心區內道路隧道、地鐵等地下空間開發綜合協調,提高空間利用效率,形成高效集約的城市建設。
他山之石
綜合管廊的概念起源于法國。1832年,法國霍亂暴發,研究發現城市的公共衛生系統建設對于抑制流行病至關重要。1833年,巴黎開始大規模建設以下水道為主體的地下廊道,此后不斷擴建,逐步將給水、電力、通信等市政管網納入廊道之中,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管道體系。
上世紀50年代,為推進拉德芳斯新區的開發建設,法國開展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綜合實施13公里地鐵、地下公路、綜合管廊建設。
面對綜合管廊建設施工難度大、周期長、資金需求集中、對環境的生態影響等實際問題,拉德芳斯地區管委會采取以房帶網、成本計入地價的方式,政府對地下管網提出建設規模、標注和具體要求,開發商自行組織建設,并與主干管網連通,有效解決了籌資難題。
迄今為止,巴黎市區及郊區的排水及綜合管廊系統總長已超2300公里,堪稱世界城市里程之首。
建設時間軸
2002年
啟動首條城市大型綜合管廊建設。
2016年
入選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
2017年
印發《廣州市綜合管廊專項規劃》,以中心城區“大環線”為骨架,通過干線輻射到重點開發區域,再通過支線、纜線服務到區域的用戶,構建“一環N射多區域”架構。
2023年
廣州市四個大型綜合管廊廊體全面貫通。
配套政策
?《廣州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
以立法形式規定了管線強制入廊原則
?《廣州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
提出到2030年,管廊總體規模為564公里的規劃目標
?《廣州市地下綜合管廊收費參考標準》
提出了收取入廊費的原則、測算指標、計算模板等
?《廣州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實施意見》
界定了管廊的建設內容、建設模式、報建程序、征拆資金分攤、資金來源等
?《廣州市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管理實施意見》
界定了管廊運營期間政府部門分工、強制入廊、有償使用、盈利模式等內容
來源:廣州日報